2007年的次贷危机,拉开了去杠杆的序幕,这是对连续十几年的扩张性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扩张及金融创新的一次清算。雷曼兄弟倒闭,一度将危机推向巅峰,金融体制濒于崩溃,全球经济进入了危机的频爆期。
今天的形势,较雷曼兄弟危机之后要好许多,金融秩序已得到恢复,市场信心已明显增强。但是,全球范围内的去杠杆进程并不均匀,政府财政状态仍在恶化,货币政策的乱象激起市场的乱波,全球经济尚未走出高危期。
步入2011年,笔者认为全球经济的增长势头趋向平稳,不过市场的波动可能加剧。超常规货币政策的退出、主权债务危机的衍变、G3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政策上的背驰、美元汇率的大幅波动,均可能给市场带来变数。笔者看来,2011年至少有三大地雷。
新兴市场债券
雷曼兄弟倒闭后,资产价格升值最多的,不是黄金、股票、商品,而是新兴市场的高息债券。在过去十年中,新兴市场的基本面有所改善,从政府管治到财政状况均有进步,而且涌现出“金砖四国”这样的精英经济体,它们开始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G20首脑会议甚至取代G7首脑峰会,成为世界权力巅峰的象征。
不过必须看到,新兴国家的崛起过程中,流动性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利率的下降拉低资金成本,同时令更多的资金瞩意高收益债券;外资流入抬高了汇率,降低了通胀水平,令新兴国家利率下滑,发债成本减轻,财政负担减少,更进一步刺激了资金的流入。
换言之,在新兴国家中,有经济前景出现结构性改善者,也有一批国家拜量化宽松政策下高流动性、低资金成本所赐,偿债能力有所改善。对于后者,一 旦资金成本有变或美元大幅升值,海外资金流入情况随时可能逆转,并带来汇率、通胀、利率上的连锁反应。在发达国家陷入主权债务危机后,新兴国家受到追捧。 然而,必须看到,发达国家出事,不代表新兴国家不会出事。许多新兴市场债券,价格已进入不合理状态。
西班牙国债、银行
欧元的出现、欧洲就业市场的互通以及信贷的扩张,在过去十年给西班牙经济带来了过去30 年所罕见的增长机遇,也为当地房地产市场带来罕见的泡沫。西班牙的房地产泡沫不亚于美国、英国,可是西班牙政府却没有采取美英那样激进的银行拯救及重整措 施,拖慢房价的调整过程,在银行坏账处理上也采取驼鸟政策。
希腊、爱尔兰债务危机,将西班牙的主权债务困境显性化了,其国债发行利率大幅飙升,过去行之有效的发新债还旧债模式变得难以为继。西班牙并不在 欧洲央行购买债券施援的名单上,不过欧洲与IMF随时可以获授权干预市场,拯救西班牙。然而,欧债危机走到如今这一步,全部涉及人为的政策失误,欧洲领袖 意见之繁多、决策之慢,增加了西班牙陷入危机的可能性。
西班牙经济体量几乎是希腊、爱尔兰、葡萄牙的一倍,占欧洲经济总量的11%。作为欧洲的核心国家之一,一旦西班牙陷入危机,几乎所有欧洲金融机构都会受到影响,美国与拉美国家也会受影响,欧元更会受影响。
美国国债
美国长期国债利率近期突然大幅上升,是一个危险的警号。奥巴马政府将布什应对危机所做出的减税措施全盘延期,触发了市场对山姆大叔偿债能力的担 心。这种担心是有道理的,美国国债收益率与其隐含的违约风险不成比例。近来美国国内金融机构对国债的购买已超出海外,成为美国国债的购买主力。其实,这背 后是美联储的量化宽松。央行将大量流动性注入银行体系,而银行借贷意欲不强,于是资金被转投国债市场,拉低了商业利率。美联储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将进一 步加剧这种政策造成的价格信号(利率)扭曲。
美国经济恢复之时,便是美联储退出之日(至少市场这么认为)。当增长预期、通胀预期上升时,美国国债市场便可能孕育出一场变化,甚至动荡。由于几乎所有银行、保险公司均在投资组 合中大量持有国债,国债一旦出事,便可能产生数倍于雷曼倒闭时的震撼。除了国债之外,地方政府的市政债券也有风雨欲来之势。不少美国州市的财政状况,比欧 猪国家的情况更糟糕,财政赤字长期化、板结化,而且地方政府没有印钞权。地方政府债务一旦违约或接近违约,不仅给市场带来冲击,也势必令联邦政府的财政负 担百上加斤,甚至可能成为国债市场动荡的催化剂。
以上三个地雷,乃笔者认为2011年市场的最大隐患。不过它们属于“已知的未知”(known unknown)。除此之外,还可能有事先未可预见的“黑天鹅”事件。2011年市场的动荡程度,应该更甚于2010年。
If you like my blog, please subscribe to the full feed RSS or subscribe by Email to receive all latest investment and financial planning update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投资.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投资. Show all posts
Monday, January 31, 2011
曹仁超:2011「与鲨共泳」 趋势才是朋友
买股看势 慎防利率上扬
投资市场内事后孔明多,谁又是那极少数的事前诸葛亮呢?如果你只是一个普通的投资者, 在过去十年里肯定被这些股市周期(cycles)折磨得疲惫不堪。例如在2003年4月SARS期间,你怎会相信恒指可上升2.8倍?2007年10月满 街都是股神之时,虽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说︰「没有港股直通车这回事!」当时有多少投资者曾当作耳边风?而在2008年11月当中国政府宣布推出4万亿元人 民币刺激经济方案之时,又有多少人相信中国A股将进入另一个牛市呢?
所谓新年展望,只是循例发言,随俗而已,诸位不必过于认真。例如 2010年低点在5月27日的18971点,高点在11月8日的24988点。请问去年1月时哪一位专家事前能猜得到?既然去年猜不到,今年又怎能预知 呢?2010年不是2009年的延续,2011年同样不是2010年的延续。「趋势」才是你的朋友,陪你认清前路。所谓新年展望只是每年1月都必须玩的游 戏,然后在新春再来玩一次同样的游戏而已,自然也欢迎各位参与,一起来凑个热闹吧!
刀锋上舐血的一年
2010年香港是炒二线股的一年,2011年则进入「与鲨共泳」或称「刀锋上舐血」的时期。看来似危言耸听,目的是提醒各位注意。
新兴市场的中产阶级在迅速膨胀中;反之,在G7国家却在减少,估计到2030年,11个新兴市场的中产阶级消费将超过G7市场。上述情况令新兴市场的楼价上升,G7国家的楼价却在回落,新兴市场第三产业在膨胀,G7国家都在萎缩,因此投资应以新兴市场中产阶级为对象。
2010年10月起,美国长债利息在回升,受QE2言论影响,短期内利率仍处于极低水平,支持了2010年的股市及商品价格上升。一旦美国短期利率上升,表明美股及商品价格上升期结束,投资者宜小心留意。
2010 年农产品涨价因素不是因为美国QE2,而是恶劣天气影响。太平洋地区受拉尼娜现象(La Nina)影响而进入冷却期,反之大西洋地区则进入和暖期;加上 去年两大火山爆发令大量灰尘进入大气层,两极的寒冷空气可以更容易向温带地区进发,令澳洲及俄罗斯出现气候反常,其他地区如阿根廷、巴西、委内瑞拉、中国 等地的农产品受天气影响,最少减产10%,形成全球农产品价格上升潮,恶劣天气将继续影响2011年的农产品收成。也就是说,要到2012年天气才会恢复 正常,因此农产品涨价潮在2011年仍会继续。
金价升幅有限
上述情况非银行加息或收紧银根便可控制,反之金价由去年2月5日的1044美元上升至12月7日的1431美元,升幅达37%。黄金价格已到合理水平(事前估计是1300美元)。2011年金价升幅估计极之有限,因为在升至1430美元时形成了三个顶,加上同RSI出现背驰,在2011年金价再上升力量已十分有限。
去年11月起美国推出QE2的影响又如何呢?
1994年,日本政府推出第一次量化宽松政策后,成功支持了日本股市的上升,但日本房价却不升。
1997 年8月,日本第二次推出量化宽松政策,结果只令日圆出现carry trade(即借日圆去日本以外的地区投资以赚取利润),令日圆汇价回落,但日股不 升。2009年3月,美国宣布量化宽松政策令美国股市上升,但房地产价格却不升。至2010年11月,美国第二次推行量化宽松政策结果,是否会像1997 年时的日本那样,只会令美元回软及大量资金流向新兴工业国,甚至达致泛滥程度而酿成灾难呢?
新兴经济难长久支持复苏
美 国、欧罗区加英国、日本,三者加起来的GDP达到34万亿美元,占全球GDP六成左右。来自这三大地区新增货币已令全球原材料价格、食物价格狂升,新兴市 场的房地产价格及股市也狂升不已。至今为止,上述三大地区经济仍然低迷;换言之,来自新兴国家的投资利润是无法支持上述三大经济体系复苏的。和香港不同, 香港GDP只是中国二十四分之一,中国自然有能力带动香港的经济繁荣。但美国、日本及欧罗区加起来占去全球GDP的六成,新兴国家只占全球GDP的 25%,最后的结果一定是「死马拖垮活马」。
来自QE2的刺激正如90年代科网股热潮,在热潮结束前没有人能阻止股市上升,一旦结束将是另一场灾难的来临。作为投资者可采纳90年代股神毕非德的策略,即是「坐山观虎斗」,假如你已投身其中,请不要忘记日后「止蚀」。
毕非德不肯「止蚀」,比亚迪(1211)股价从去年4月7日的84元回落至12月28日的39.55元,他仍然没有止蚀,跌幅达53%。毕非德受得了,作为散户,你受得了吗?
联储局自去年11月至今年4月的QE2,会动用6000亿美元购买美国债券,致令去年6月起的美股又再回升,进入拣股不炒市期。但「拣股」向来不易,何况2011年是不值得冒大险的一年,原因是:
一、透过减息、减税及量化宽松政策才令美国经济保持低增长。一旦QE2完成以及2011年底国会不再延长布殊的减税计划,今年下半年美国的经济是否仍可乐观呢?
二、油价上升至接近100美元一桶,美国汽油零售价升至3.2美元一加仑,这是大部分美国消费者所难以接受的。
三、 2009年至今,美国房产不升值,只是美股上升。上述情况香港也曾出现,如1998年9月至2000年3月时的情形,最后是香港楼价拖低港股,并不是港股 带起香港楼价。美国这次的情况又如何呢?目前美国经济有如「温水煮蛙」,青蛙仍然能在温水里游泳,尚不知死期何时?
别被指数蒙骗
美国经济仍在复苏中,但中国经济已面对通胀压力。美国经济需要低利率去扶持,中国经济则需要加息去压抑。如只看指数,美股2010年是跑赢了A股指数,你知不知道2010年有多少只A股升幅超过100%呢?请不要被指数欺骗了。
1967年如你投资美股,到2007年10月你的财富只上升了十七八倍。同样资金在1967年投资港股,至2007年10月升值高达342倍!1997年7月1日投资港股至今上升了60%,但投资A股却上升了136%。
个中原因是1967年起美国制造业工序开始大量外移,令美国经济出现长达十六年的滞胀期,直到1982年世界经济进入环球化时代,对美国的计算机软件、通讯设备、网络等(简称TMT)的需求大升,美国经济才进入另一繁荣期。
If you like my blog, please subscribe to the full feed RSS or subscribe by Email to receive all latest investment and financial planning updates.
投资市场内事后孔明多,谁又是那极少数的事前诸葛亮呢?如果你只是一个普通的投资者, 在过去十年里肯定被这些股市周期(cycles)折磨得疲惫不堪。例如在2003年4月SARS期间,你怎会相信恒指可上升2.8倍?2007年10月满 街都是股神之时,虽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说︰「没有港股直通车这回事!」当时有多少投资者曾当作耳边风?而在2008年11月当中国政府宣布推出4万亿元人 民币刺激经济方案之时,又有多少人相信中国A股将进入另一个牛市呢?
所谓新年展望,只是循例发言,随俗而已,诸位不必过于认真。例如 2010年低点在5月27日的18971点,高点在11月8日的24988点。请问去年1月时哪一位专家事前能猜得到?既然去年猜不到,今年又怎能预知 呢?2010年不是2009年的延续,2011年同样不是2010年的延续。「趋势」才是你的朋友,陪你认清前路。所谓新年展望只是每年1月都必须玩的游 戏,然后在新春再来玩一次同样的游戏而已,自然也欢迎各位参与,一起来凑个热闹吧!
刀锋上舐血的一年
2010年香港是炒二线股的一年,2011年则进入「与鲨共泳」或称「刀锋上舐血」的时期。看来似危言耸听,目的是提醒各位注意。
新兴市场的中产阶级在迅速膨胀中;反之,在G7国家却在减少,估计到2030年,11个新兴市场的中产阶级消费将超过G7市场。上述情况令新兴市场的楼价上升,G7国家的楼价却在回落,新兴市场第三产业在膨胀,G7国家都在萎缩,因此投资应以新兴市场中产阶级为对象。
2010年10月起,美国长债利息在回升,受QE2言论影响,短期内利率仍处于极低水平,支持了2010年的股市及商品价格上升。一旦美国短期利率上升,表明美股及商品价格上升期结束,投资者宜小心留意。
2010 年农产品涨价因素不是因为美国QE2,而是恶劣天气影响。太平洋地区受拉尼娜现象(La Nina)影响而进入冷却期,反之大西洋地区则进入和暖期;加上 去年两大火山爆发令大量灰尘进入大气层,两极的寒冷空气可以更容易向温带地区进发,令澳洲及俄罗斯出现气候反常,其他地区如阿根廷、巴西、委内瑞拉、中国 等地的农产品受天气影响,最少减产10%,形成全球农产品价格上升潮,恶劣天气将继续影响2011年的农产品收成。也就是说,要到2012年天气才会恢复 正常,因此农产品涨价潮在2011年仍会继续。
金价升幅有限
上述情况非银行加息或收紧银根便可控制,反之金价由去年2月5日的1044美元上升至12月7日的1431美元,升幅达37%。黄金价格已到合理水平(事前估计是1300美元)。2011年金价升幅估计极之有限,因为在升至1430美元时形成了三个顶,加上同RSI出现背驰,在2011年金价再上升力量已十分有限。
去年11月起美国推出QE2的影响又如何呢?
1994年,日本政府推出第一次量化宽松政策后,成功支持了日本股市的上升,但日本房价却不升。
1997 年8月,日本第二次推出量化宽松政策,结果只令日圆出现carry trade(即借日圆去日本以外的地区投资以赚取利润),令日圆汇价回落,但日股不 升。2009年3月,美国宣布量化宽松政策令美国股市上升,但房地产价格却不升。至2010年11月,美国第二次推行量化宽松政策结果,是否会像1997 年时的日本那样,只会令美元回软及大量资金流向新兴工业国,甚至达致泛滥程度而酿成灾难呢?
新兴经济难长久支持复苏
美 国、欧罗区加英国、日本,三者加起来的GDP达到34万亿美元,占全球GDP六成左右。来自这三大地区新增货币已令全球原材料价格、食物价格狂升,新兴市 场的房地产价格及股市也狂升不已。至今为止,上述三大地区经济仍然低迷;换言之,来自新兴国家的投资利润是无法支持上述三大经济体系复苏的。和香港不同, 香港GDP只是中国二十四分之一,中国自然有能力带动香港的经济繁荣。但美国、日本及欧罗区加起来占去全球GDP的六成,新兴国家只占全球GDP的 25%,最后的结果一定是「死马拖垮活马」。
来自QE2的刺激正如90年代科网股热潮,在热潮结束前没有人能阻止股市上升,一旦结束将是另一场灾难的来临。作为投资者可采纳90年代股神毕非德的策略,即是「坐山观虎斗」,假如你已投身其中,请不要忘记日后「止蚀」。
毕非德不肯「止蚀」,比亚迪(1211)股价从去年4月7日的84元回落至12月28日的39.55元,他仍然没有止蚀,跌幅达53%。毕非德受得了,作为散户,你受得了吗?
联储局自去年11月至今年4月的QE2,会动用6000亿美元购买美国债券,致令去年6月起的美股又再回升,进入拣股不炒市期。但「拣股」向来不易,何况2011年是不值得冒大险的一年,原因是:
一、透过减息、减税及量化宽松政策才令美国经济保持低增长。一旦QE2完成以及2011年底国会不再延长布殊的减税计划,今年下半年美国的经济是否仍可乐观呢?
二、油价上升至接近100美元一桶,美国汽油零售价升至3.2美元一加仑,这是大部分美国消费者所难以接受的。
三、 2009年至今,美国房产不升值,只是美股上升。上述情况香港也曾出现,如1998年9月至2000年3月时的情形,最后是香港楼价拖低港股,并不是港股 带起香港楼价。美国这次的情况又如何呢?目前美国经济有如「温水煮蛙」,青蛙仍然能在温水里游泳,尚不知死期何时?
别被指数蒙骗
美国经济仍在复苏中,但中国经济已面对通胀压力。美国经济需要低利率去扶持,中国经济则需要加息去压抑。如只看指数,美股2010年是跑赢了A股指数,你知不知道2010年有多少只A股升幅超过100%呢?请不要被指数欺骗了。
1967年如你投资美股,到2007年10月你的财富只上升了十七八倍。同样资金在1967年投资港股,至2007年10月升值高达342倍!1997年7月1日投资港股至今上升了60%,但投资A股却上升了136%。
个中原因是1967年起美国制造业工序开始大量外移,令美国经济出现长达十六年的滞胀期,直到1982年世界经济进入环球化时代,对美国的计算机软件、通讯设备、网络等(简称TMT)的需求大升,美国经济才进入另一繁荣期。
If you like my blog, please subscribe to the full feed RSS or subscribe by Email to receive all latest investment and financial planning updates.
Labels:
投资
Tuesday, January 18, 2011
股市是人性試煉場
有個朋友告訴我, 開始投資(投機)股市以來每年都認賠幾萬, 經常被迫成為長期投資者, 最後認賠殺出
一直在找尋新的投機模式, 每次總以為能有新的開始, 但總是好景不常, 有時候會灰心, 但就是不死心; 人的財運難道是命中註定? 究竟該如何調整
類似這樣的疑問我經常聽到, 下面是我的回答, 寫出來參考
----------------------------------------------------------------------------------
其實不必灰心, 我認識很多人的投資經歷都像這樣; 但有許多人無法繼續堅持, 或是因為投資而負債無法繼續
自己的投資或投機方式是否錯誤, 通常帳戶裡的金額就是答案; 但是要如何調整卻很難有個明確的答案
自己的投資或投機方式是否錯誤, 通常帳戶裡的金額就是答案; 但是要如何調整卻很難有個明確的答案
財運是命中註定的嗎? 可以說是, 也可以說不是; 我是相信性格決定命運, 關鍵是性格;
在投資上可能得釐清自身的性格是否適合投機,或適合投資, 舉例來說, 個性急躁的人通常股票抱不長, 較適合經常殺進殺出的投機, 要長抱股票可能會覺得太無聊; 但有許多較大的利潤需要長抱股票來達成, 投資或投機過程經常需要克服自身想要買或賣股的衝動
性格本身沒有好或壞, 而在於是否適合; 只要適合自身性格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不過股市是個人性試煉場, 多數人都在經歷過許多失敗的經驗才終於瞭解自身合適什麼方法,
如果你有很多失敗的經驗, 換個角度想, 你已經知道很多不會成功的, 不適合的方法
如果過去經常被迫成為長期投資, 何不主動思考長期投資? 長期投資也會有長期投資的利潤
如果經常短線投機變成長線投資, 意味無法堅定執行停損, 是否需要學習停損?
如果不太清楚真正失敗的原因, 是否每次進出場的事後檢討可以有更多的思考?
長期投資的思考模式會與短線投機不一樣, 但卻不是互相衝突的; 投機本來就是需要理解市場各方的心理, 如果試著理解別的長期投資者的想法, 其實也會有助於短線投機
停損的堅定執行, 沒有絲毫模糊空間, 5%, 7%, 10%或某個技術價位, 或某種基本面條件, 只能靠自己每次堅定執行
寫投資日誌讓我自己不斷思考, 也從中收穫與成長
我覺得經常問自己問題, 會逼自己思考, 例如為什麼買某一檔而不買另外一檔, 為什麼買xx價位, 如何知道股價評價偏高或偏低,
為什麼不在某個情況下出場或停損....等
不太清楚失敗原因, 或不太瞭解市場走勢的時候, 最好就是先離開, 冷靜下來, 想清楚後再決定
如果過去經常被迫成為長期投資, 何不主動思考長期投資? 長期投資也會有長期投資的利潤
如果經常短線投機變成長線投資, 意味無法堅定執行停損, 是否需要學習停損?
如果不太清楚真正失敗的原因, 是否每次進出場的事後檢討可以有更多的思考?
長期投資的思考模式會與短線投機不一樣, 但卻不是互相衝突的; 投機本來就是需要理解市場各方的心理, 如果試著理解別的長期投資者的想法, 其實也會有助於短線投機
停損的堅定執行, 沒有絲毫模糊空間, 5%, 7%, 10%或某個技術價位, 或某種基本面條件, 只能靠自己每次堅定執行
寫投資日誌讓我自己不斷思考, 也從中收穫與成長
我覺得經常問自己問題, 會逼自己思考, 例如為什麼買某一檔而不買另外一檔, 為什麼買xx價位, 如何知道股價評價偏高或偏低,
為什麼不在某個情況下出場或停損....等
不太清楚失敗原因, 或不太瞭解市場走勢的時候, 最好就是先離開, 冷靜下來, 想清楚後再決定
其實幾乎每一種方法都有其適用的時機, 對象, 背景環境, 任何好方法用錯時機都無效; 找低EPS, 用量價模式, 追強勢股, 找落後股,
每一種方法都可以找得到可以有效運用的實例, 但也都能找出它無效的反例,
每一種方法都可以找得到可以有效運用的實例, 但也都能找出它無效的反例,
任一種方法本身都不太難, 但困難的是不容易知道它適用或不適用的情境與時機, 這得經常的思考反省, 因為每一檔股票都有不同的特性, 每一種經濟與市場環境都有相對較合適的方法
要如何調整, 可能每個人都不太一樣, 我只能說我自身的經驗是盡量去找到某一種合理的投資方法與規則, 這當然是透過仔細研究各種基本面, 技術面等相關知識來達成, 在投資過程難免有猶豫, 不知該不該進出的時候, 需要用知識克服性格或人性上的弱點,
要如何調整, 可能每個人都不太一樣, 我只能說我自身的經驗是盡量去找到某一種合理的投資方法與規則, 這當然是透過仔細研究各種基本面, 技術面等相關知識來達成, 在投資過程難免有猶豫, 不知該不該進出的時候, 需要用知識克服性格或人性上的弱點,
另外則是需要不斷思考反省投資方法適用的情況, 包括自身適不適合, 某一檔股票, 某一種產業是否適合, 市場的情境是否適合。
转载
If you like my blog, please subscribe to the full feed RSS or subscribe by Email to receive all latest investment and financial planning updates.
Labels:
投资
寧買財務不穩的公司
寧買財務不穩的公司
周顯
【明報專訊】一家公司的財務結構究竟怎樣才算是完美?財務學的教科書不是說,要財務穩健,才叫做好的嗎?為什麼周顯大師你這「dropdead」(這個名詞不能寫中文)胡說八道,竟然支持高負債的公司呢?
【明報專訊】一家公司的財務結構究竟怎樣才算是完美?財務學的教科書不是說,要財務穩健,才叫做好的嗎?為什麼周顯大師你這「dropdead」(這個名詞不能寫中文)胡說八道,竟然支持高負債的公司呢?
如果你去經營一盤生意,當然得財務穩健,照足教科書的指示去做,但是,如果你去買一隻股票,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朋友介紹美女給我認識,如果是高貴美麗、受過高等教育,人又清高不貪財,通常遇這種情,我會說不用介紹了。一個這樣高級的女生,會喜歡我嗎?大把名家公子可以選擇了。
同樣地,如果一個美女要找老公,我會叫她現實一點,樣偏衰、年紀偏大、孤寒、無錢,最少得挑一至兩樣,否則她將永遠當老姑婆。
優質資產能解財務問題
同樣地,一隻股票,一定有其壞處,否則股價早已飛了上天,買到了也是極大的風險。而我最喜歡選擇的,就是財務結構並不穩健,但有很優質資產在後面的那一種。
因為有優質資產,所以它就算是真的出現了財務問題,也會吸引到投資者去投入,為它解決問題。例如說,在金融海嘯時的高盛,便有巴菲特去打救。當然了,如果它沒有優質資產,那就是「聽執笠」了。
在 投資市場,要發大達的機會只有三種,一種是在金融危機時買入,一種是在它轉型(turning point,例如虧轉盈,或盈利起飛,或注入資產)時買入,一種就是該公司的財務結構不穩時。我永遠都在尋找這三種機會。至於那些什麼條件都是第一流的 公司,通常「值博率」都不高,還是留給the man in the street去追求吧。
朋友介紹美女給我認識,如果是高貴美麗、受過高等教育,人又清高不貪財,通常遇這種情,我會說不用介紹了。一個這樣高級的女生,會喜歡我嗎?大把名家公子可以選擇了。
同樣地,如果一個美女要找老公,我會叫她現實一點,樣偏衰、年紀偏大、孤寒、無錢,最少得挑一至兩樣,否則她將永遠當老姑婆。
優質資產能解財務問題
同樣地,一隻股票,一定有其壞處,否則股價早已飛了上天,買到了也是極大的風險。而我最喜歡選擇的,就是財務結構並不穩健,但有很優質資產在後面的那一種。
因為有優質資產,所以它就算是真的出現了財務問題,也會吸引到投資者去投入,為它解決問題。例如說,在金融海嘯時的高盛,便有巴菲特去打救。當然了,如果它沒有優質資產,那就是「聽執笠」了。
在 投資市場,要發大達的機會只有三種,一種是在金融危機時買入,一種是在它轉型(turning point,例如虧轉盈,或盈利起飛,或注入資產)時買入,一種就是該公司的財務結構不穩時。我永遠都在尋找這三種機會。至於那些什麼條件都是第一流的 公司,通常「值博率」都不高,還是留給the man in the street去追求吧。
If you like my blog, please subscribe to the full feed RSS or subscribe by Email to receive all latest investment and financial planning updates.
Labels:
投资
Sunday, January 16, 2011
写给职场新鲜人●冷眼
在大学里拼了3、4年,你终于戴上方帽子,走进社会,成为职场中又一个新鲜人。
学校生涯的结束,就业生涯的开始,是人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你今后所走的道路,将从这个转折点折射而出,你所选择的方向,将决定你一生的荣辱。
没钱万万不能
由一个受父母庇护的青少年,脱颖而出,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你将面对人生许多挑战,其中之一就是如何解决财务问题。
钱不是万能,但没有钱万万不能。在你的人生旅途中,你往往会受到钱不够用的困扰。
要生活得自在,必须克服钱不够用的烦恼。
你必须知道,你不是单单属于你自己,你同时也是属于你的父母、妻子、儿女,如果你钱不够用,他们将受苦,而你没有使他们受苦的权利。
不努力,就是不负责任。
所以,你不得不努力解决钱这个最现实的难题。
在学校里,你的老师勉励你节俭和储蓄,这是好的。
但是,假如你停留在节俭和储蓄的阶段,你很难改善你的财政情况。
要改善你的财政情况,你必须学习投资,让职业与投资并驾齐驱。
学习投资就是学习让别人替你赚钱,学习“不劳而获”赚钱法,学习如何让通货膨胀为你制造财富。
学习投资就是学习如何以钱赚钱,学习如何以智力赚钱而不是以劳力赚钱。劳力赚钱,疲于奔命。
时间就是金钱,任何投资,都要经过一段时间,才有可能增值。你必须给你的投资有时间去成长,所以,投资越早开始越好。
职场新鲜人正是开始投资的最适当时机。早开始,可以从容。
不要拖延,更不要犹豫。
投资最忌迟疑不决。
资金永远不够
现在就开始行动,有多少钱就投资多少,不要等到你认为资金充足时才开始,因为资金是永远不够的。
投资需要经验,经验只能来自实践。
经验有助于你减少失误,减少失误等于提高成功机会。
原地踏步的人当然不会遭受跌倒的痛苦,但也永远享受不到奔达目的地的快乐。
不要只做个旁观者,做一个参与者。
旁观者清,参与者富。
投资的范围很广,你可以选择适合你的项目。
但有一个原则,你所选的项目必须是有增值及成长潜能的,否则就是浪费时间,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生命浪费不得。
忌会贬值项目
其次,要选择成长潜能巨大的项目,不要选择成长受到局限的投资项目,更不可选会贬值的项目,如买汽车。
举个例子,产业和股票投资,发展空间巨大无比,拥有数以亿令吉的产业和股票者,比比皆是,值得你全力以赴参与投资。
股票是众多的投资项目中较为适合工薪阶级参与的管道之一。
只要培养正确的投资理念,坚毅不拔,勤做功课,股票投资可以致富。
作为一名股票研究人及投资者,我乐意跟你分享股票投资的心得。
我一向认为,投资心得有如井水,井水不会因为汲取得多了而枯竭。
心得不会因为与别人分享而减少。
作为职场新鲜人,请听我从头说起。
股市老兵不需续看下文,因为没有这个必要,这些都是老生常谈而已。
但我希望职场新鲜人看下去,因为对你有益。
买股票=参股做生意
买股票是怎么一回事?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股份,买公司的股份就是参股做生意。
参股做生意能不能够赚钱,取决于你所参与的生意的成败。
所以,在参股之前,你一定要了解你的公司,了解你的公司所做的生意能否赚钱,了解越深越好。
要了解所做的生意能不能赚钱,首先要知道的是这家公司所做的是什么生意,而这种生意在目前和可以预见的将来,有无可能赚钱。
惟有在详细研究了所有可以获得的资料,以及考虑了所有影响这盘生意的因素之后,你觉得这盘生意是可以赚钱的,公司的前景是亮丽的,你才应该作出投资于这家公司的决定——从股市买进这家公司的股票,就成为该公司的股东了。
拥有公司资产
你所购买的股票,是这家公司原有的股东转让给你的。
作为公司的股东,你其实拥有这家公司的一部分资产,你所拥有的巴仙率,跟你的投资额成正比,作为股东,你有分享公司盈利的权利,这个权利的大小,也是跟你的股权大小成正比。
作为公司的股东,你其实就是该公司的老板之一。
尽管所持股份微不足道,但你还是该公司数以千计老板之一,这个身分是受到法律保护的。
股票投资就是这么一回事。
但是,很不幸的,现在的股市中人,很少人作如是想。
忘了原始道理
99%股市中人视股票为一张买来卖去的文件,这份文件的价格天天在变动,低买高卖,被认为是股市赚钱的最好方法。至于股票(份)的价值,根本无人问津。
读到这里,也许你会对这些浅显的道理,嗤之以鼻。
也许你对于这些幼稚园般的道理,早已了然于心,却不屑一顾。
实际上,正因为几乎所有的人,就因为忘记了这个最原始的道理,才会在股市搞到焦头烂额。
态度决定成败
如果每个人都养成一种习惯,在买进股票之前,提醒自己,他所买的是公司的股份,他是在参股做生意,他对股票就马上有不同的看法。
他会马上想到,参股做生意应有所认识,有了认识,就可以减少失误。
减少失误,等于提高参股做生意的成功机会。
是的,股票投资成败,与他所持的态度息息相关。
态度正确,投资之路才会越走越平坦。不正确,举步维艰。
职场新鲜人如果一开始就抱着快速致富的念头进入股市,最终必粉身碎骨。
投机取巧,下场悲惨。
2011年新春伊始,作为职场新鲜人,正是你作出明智抉择的最适当时光。
好的开始,是成功了一半。跨出正确的第一步吧!
牛市正是学习股票投资的好时机,你应该坐言起行!
学校生涯的结束,就业生涯的开始,是人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你今后所走的道路,将从这个转折点折射而出,你所选择的方向,将决定你一生的荣辱。
没钱万万不能
由一个受父母庇护的青少年,脱颖而出,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你将面对人生许多挑战,其中之一就是如何解决财务问题。
钱不是万能,但没有钱万万不能。在你的人生旅途中,你往往会受到钱不够用的困扰。
要生活得自在,必须克服钱不够用的烦恼。
你必须知道,你不是单单属于你自己,你同时也是属于你的父母、妻子、儿女,如果你钱不够用,他们将受苦,而你没有使他们受苦的权利。
不努力,就是不负责任。
所以,你不得不努力解决钱这个最现实的难题。
在学校里,你的老师勉励你节俭和储蓄,这是好的。
但是,假如你停留在节俭和储蓄的阶段,你很难改善你的财政情况。
要改善你的财政情况,你必须学习投资,让职业与投资并驾齐驱。
学习投资就是学习让别人替你赚钱,学习“不劳而获”赚钱法,学习如何让通货膨胀为你制造财富。
学习投资就是学习如何以钱赚钱,学习如何以智力赚钱而不是以劳力赚钱。劳力赚钱,疲于奔命。
时间就是金钱,任何投资,都要经过一段时间,才有可能增值。你必须给你的投资有时间去成长,所以,投资越早开始越好。
职场新鲜人正是开始投资的最适当时机。早开始,可以从容。
不要拖延,更不要犹豫。
投资最忌迟疑不决。
资金永远不够
现在就开始行动,有多少钱就投资多少,不要等到你认为资金充足时才开始,因为资金是永远不够的。
投资需要经验,经验只能来自实践。
经验有助于你减少失误,减少失误等于提高成功机会。
原地踏步的人当然不会遭受跌倒的痛苦,但也永远享受不到奔达目的地的快乐。
不要只做个旁观者,做一个参与者。
旁观者清,参与者富。
投资的范围很广,你可以选择适合你的项目。
但有一个原则,你所选的项目必须是有增值及成长潜能的,否则就是浪费时间,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生命浪费不得。
忌会贬值项目
其次,要选择成长潜能巨大的项目,不要选择成长受到局限的投资项目,更不可选会贬值的项目,如买汽车。
举个例子,产业和股票投资,发展空间巨大无比,拥有数以亿令吉的产业和股票者,比比皆是,值得你全力以赴参与投资。
股票是众多的投资项目中较为适合工薪阶级参与的管道之一。
只要培养正确的投资理念,坚毅不拔,勤做功课,股票投资可以致富。
作为一名股票研究人及投资者,我乐意跟你分享股票投资的心得。
我一向认为,投资心得有如井水,井水不会因为汲取得多了而枯竭。
心得不会因为与别人分享而减少。
作为职场新鲜人,请听我从头说起。
股市老兵不需续看下文,因为没有这个必要,这些都是老生常谈而已。
但我希望职场新鲜人看下去,因为对你有益。
买股票=参股做生意
买股票是怎么一回事?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股份,买公司的股份就是参股做生意。
参股做生意能不能够赚钱,取决于你所参与的生意的成败。
所以,在参股之前,你一定要了解你的公司,了解你的公司所做的生意能否赚钱,了解越深越好。
要了解所做的生意能不能赚钱,首先要知道的是这家公司所做的是什么生意,而这种生意在目前和可以预见的将来,有无可能赚钱。
惟有在详细研究了所有可以获得的资料,以及考虑了所有影响这盘生意的因素之后,你觉得这盘生意是可以赚钱的,公司的前景是亮丽的,你才应该作出投资于这家公司的决定——从股市买进这家公司的股票,就成为该公司的股东了。
拥有公司资产
你所购买的股票,是这家公司原有的股东转让给你的。
作为公司的股东,你其实拥有这家公司的一部分资产,你所拥有的巴仙率,跟你的投资额成正比,作为股东,你有分享公司盈利的权利,这个权利的大小,也是跟你的股权大小成正比。
作为公司的股东,你其实就是该公司的老板之一。
尽管所持股份微不足道,但你还是该公司数以千计老板之一,这个身分是受到法律保护的。
股票投资就是这么一回事。
但是,很不幸的,现在的股市中人,很少人作如是想。
忘了原始道理
99%股市中人视股票为一张买来卖去的文件,这份文件的价格天天在变动,低买高卖,被认为是股市赚钱的最好方法。至于股票(份)的价值,根本无人问津。
读到这里,也许你会对这些浅显的道理,嗤之以鼻。
也许你对于这些幼稚园般的道理,早已了然于心,却不屑一顾。
实际上,正因为几乎所有的人,就因为忘记了这个最原始的道理,才会在股市搞到焦头烂额。
态度决定成败
如果每个人都养成一种习惯,在买进股票之前,提醒自己,他所买的是公司的股份,他是在参股做生意,他对股票就马上有不同的看法。
他会马上想到,参股做生意应有所认识,有了认识,就可以减少失误。
减少失误,等于提高参股做生意的成功机会。
是的,股票投资成败,与他所持的态度息息相关。
态度正确,投资之路才会越走越平坦。不正确,举步维艰。
职场新鲜人如果一开始就抱着快速致富的念头进入股市,最终必粉身碎骨。
投机取巧,下场悲惨。
2011年新春伊始,作为职场新鲜人,正是你作出明智抉择的最适当时光。
好的开始,是成功了一半。跨出正确的第一步吧!
牛市正是学习股票投资的好时机,你应该坐言起行!
If you like my blog, please subscribe to the full feed RSS or subscribe by Email to receive all latest investment and financial planning updates.
Labels:
投资
Saturday, January 15, 2011
投資如種田‧深耕才豐收
有人說投資股市如種田,從播種到開花結果,都須依春夏秋冬的自然規律-選股、埋股、養股、賣股,若超之過急,可能左挨一巴掌,右挨一巴掌。
動盪不安的年代,股市今天“奄奄一息”,明天卻“生龍活虎”,不理智地“追高殺低”或讓你追得“臉青唇白”,最終才發現,“漲不言頂,跌不測底”,價值投資的長期法則可能才是“萬靈丹”。
一個農夫找到了一顆好種子,播種後開始每日巡視,發現種子原封不動之際開始焦急,旱季突然來襲,他更加驚惶失措,紛亂中,廉價把這顆好種子出售。
若你手上握著一個基本面與價值穩健的股項,卻沒有耐心,可能會像這名農夫一樣口袋空空,其實,這裡有個循環週期,本身基本面沒變,還是好种子。
MRR諮詢顧問公司管理夥伴投資顧問黃國華在“長期投資的正確心態”講座會中直言,根據以往估計,若持股1年,獲利機會為66%,但若持股10年,獲利機會達86%。
“所以,長期投資才是投身股海的上策,而且,不要只專注整體市場或指數,而是放眼股票的內在價值。”
但他強調:“這不是指緊握一隻PN17公司或單一股項長達10年,而是多項投資組合,因為一些公司可能上市不久即‘收檔’,長期持有反成燙手山芋。”
以更低風險把握更高回酬
他認為,長期投資的議程是以更低風險把握更高回酬、購買派息股、不要預期每年都能賺錢!
以更低風險把握更高回酬,可能嗎?股神之稱的沃倫巴菲特曾說:“你可以藉購買基本面良好的公司來降低風險並取得更高回酬。”
他之所以建議民眾選購派息股,主要是一般只要管理層好的公司才會派發可觀股息,而且,長期獲取得股息或足以覆蓋股票成本。
然而,無法耐心等待回酬往往是許多股友的致命傷,黃國華直言,投資者不應每年都放眼高回酬,因為這連股神也做不到。
“花無百日紅”,他坦言,投資者反而應在期間作好面對回酬波動的準備,畢竟沒有一樣投資品完全無風險。
養成9大投資好習慣
黃國華認為,養成9大良好投資習慣,可讓你的投資不至於“一敗塗地”。
1)多元化投資組合:投資不同種類的單位信託或股項,助於降低組合風險。
他強調,切忌把所有錢投入單一股項,尤其這個年代,可能隨時出現公司管理層突然消聲匿跡的情況。
“投資者也不妨進軍產業投資信託(REITs)來把握股息,或成本較低的指數基金(ETF)。
“一些產業投資信託幾乎每月獲股息,整體回酬達約8%,是讓資本增值的‘碼頭’。若市場全面復甦,回酬甚至可能高達10%。”
2)能夠承認錯誤:精明投資者中的“精明”,指如何控制情緒,與智商無關。
他舉例,許多人手持PN17公司時依然期待其業務“起死回生”,事實上,大部份公司缺乏對投資者的承諾,在展望欠佳或業務凋零之際一般選擇放棄。
儘管大馬近期不斷出現“問題”公司,他仍相信大部份公司業務情況不俗,只是投資者需睜大雙眼。
3)市場經常出錯:專注股項“內在”價值,而非股價,檢視市場是否貼現消息。
4)勇敢套利:套利不會蒙損,設立回酬目標,一旦目標達成,“賣出”股項。
5)沒有必要,則按兵不動:投資者不可能時時刻刻保持活躍,需有耐心。
他笑言,就像市場低迷之際,但求不虧損就好。
6)抗拒投機的誘惑:別對單位信託投機。
7)循序漸進地買入:採取定期定額投資法,掌握確切的進場時機很難,反向投資者其實只在市場“轉折點”中準確。
他強調:“很多人希望以最低點進場,這幾乎不可能!”
他也提倡“鯊魚投資”。鯊魚投資術是一種心態建立,身為散戶投資人,不可能從證券商和理財顧問獲得最有利的投資建議,唯有積極投資,抓住那些股價有倍數漲升潛力。
8)願意花時間研究:投資者應對自身的投資負責,應至少每週花30分鐘來檢視組合。
9)不斷提昇投資知識:閱讀自己能夠理解的投資相關書籍,巴菲特《聰明的投資人》(The Intelligent Investor)或是良好開始。
農夫原播種好品種的A級玉米,看到B級玉米價飆升,高價買了一堆B級玉米,放棄A級玉米,誰知B級玉米價突然暴跌,反而A級玉米繼續受市場肯定,農夫反而賠了夫人又折兵。
如何真正做到低買高賣
其實,好品種的種子經得起歲月的考驗,但趕著時機來收成,可能提高潛在未知風險。
資本投資(ICAP, 5108, 主板封閉式基金組)董事經理陳鼎武就在“精明投資者,不低買,高賣”
座談會中道出,“低買高賣”,若如此簡單,為何大部份投資者仍無法獲得一致盈利。
他坦言,追逐時機(market timing)的危險包括,長期持續以此策略部署的成功幾率幾乎不可能、對領域或公司一知半解下進場,可能導致“高買低賣”風險、策略者輕易受市場情緒影響,並在貪圖高點與擔心低點下,作出錯誤的投資決策,最終導致大部份追高者蒙損。
“追逐時機”是投資法則之一,希望能夠在股價相對低點買進,於相對頂點賣出,根據股價來“低買高賣”。追逐時機一般指藉技術性分析或經濟指標來預測未來價格走勢,如根據技術指標進行股票交易、依經濟指標,在不同資產、領域或國家中,轉換投資目標。
陳鼎武解釋,根據本益比盈利預測來尋求“低”點,問題是預測可能出錯,如大家都說股市會起,但股市卻突然崩盤。
他認為,比較安全的投資法是,放眼穩定且遭低估的公司,以確保安全度。
“持股應與持產業一樣,成為‘股票主人’,而非持股人,買股也要像在超市檢好貨,選購素質佳的公司。”
這就是所謂的“價值投資”,投資股票市價與內在價值不等的公司、尋求資本增值並減少錯誤極限、關鍵目標是決定公司價值與主導估值的元素。
此投資法,使用不同評估方式,關鍵考量因素如管理層素質、業務的經濟層面。
“若業務經營良好,股價最終將尾隨。”巴菲特就曾一語驚醒夢中人。
陳鼎武提到,價值投資是長期投資的優勢法則,提倡者除巴菲特,還有股神之師傅班傑明葛拉漢與成長股價值投資策略之父菲利普費雪。
換言之,如經濟衰退,促使股價暴跌,大家應考量的仍是,這間公司的價值!
農夫買進良好的普通小麥種子,希望種出一片麥田,但市場都在追趕高價強筋小麥的風潮,農夫隨眾人,轉種強筋小麥,誰知金融風暴突襲,價格廉宜的普通小麥“大行其道”,農夫匆忙拋售強筋小麥,但不久後,市場消費力改善,強筋小麥又開始抬頭,農夫兩頭不到岸。
買進,股價直直落
賣出,股價節節挺……
賣出,股價節節挺……
毫無分析之下,盲目隨波逐流,這名農夫犯了心理學家說的“從眾”。
“如果你曾有以下經驗:一買進,股價即節節敗退,一賣出,股價又如龍騰虎躍,這不是你比別人不幸運,而是你習慣從眾。”
AKLTG執行主席邱緣安在“股市持續獲利的策略”分享會上不諱言,任何股市都會出現波動格局,但市場最終將復甦,只要長期持有,始終將受惠,若知道指數終將走高,低點時應買進,而非賣出。
如果一桌子上的人都贏錢,莊會虧嗎?
這可能意味風險到了。對邱緣安而言也是相同道理,有時候,當每個人都認為是機會時,可能是最危險的交易。
低潮後可能超越預期
他笑言,儘管目前表現看來很糟,但以過去經驗來看,這波低潮和以往無異,雨過天晴後甚至可能超越預期,只是,很少人有勇氣進攻,因為他們相信群眾。
他認為,目前經濟處於萌芽階段,意味是進場時機,各國股市仍未完全康復,而企業盈利卻表現標青,說明民眾仍有圖利空間,若錯過了,可能又要等上數年。
雖然馬股表現顯然落後大市,在邱緣安心底,股市整體表現經常超越其他投資品。
他解釋,撇開股市短期內波動不靖,以過去20、30,甚至40年表現來看,股價一定是節節上升,因為通膨始終是市場“怪獸”。
“即使經濟零成長,通膨卻揮之不去,促使指數走高,而人口成長,更驅使產品與服務需求增加、公司日益壯大。”
他直言,美國的“麥當勞”就是最好例子,隨需求量,在各國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他也建議民眾購買指數基金,記得標準普爾指數的500隻股,經常“去蕪存菁”,企業必須經常獲利才能力保寶座,這也說明指數不斷往上探的原因。
低過股價都是進軍目標
此外,1937年至今,平均本益比為15倍,因此,他相信,凡低過此價位的股項,都是進軍的目標,惟當本益比超過此倍數,就別輕舉妄動。
另外,邱緣安針對被動與主動投資者分析投資策略,前者宜投資任何低過本益比15倍的股項,閉起雙眼長達10年,一般能穩拿10至12%的回酬;後者則要多用腦筋,因為市場主導股價走勢,一般股價調整後會走高,不妨在調整之際進場,走高後賣出。
他也提及,股項超越大市,一般符合9項原則,其中三項如下:內部人士積極買股,他們一般比散戶更瞭解公司,買進原因必定是知道股價會走高;未來成長催化劑,如進軍新市場、推介新產品,因為這將推動盈利成長;股價以低過實際價值賣出。
“股價其實依供需而定,但很多時候,都在市場的無理性下交易,例如股價已減半的英國石油公司(BP),事實上,對於好公司而言,負面消息或是進場機會。”
一名農夫對種植一竅不通下倉促種稻,結果日復一日,總是盼不到綠油油的稻田。
一竅不通
如何盼佳績
如何盼佳績
一個不懂種田的人,怎麼可能把田種好?相同的,若毫無財務意識,豈能作好財務規劃?
Money Tree總監麥可雷耶斯在“財務知識:從何開始?EPIC比例”暢談,財務知識是評估與管理財務的能力,以藉精明決策達到目標,包括三大層面:金錢與現金流、基本經濟或財務概念、風險管理。
“可惜的是,風險管理是許多人最缺乏的一欄。”
他解釋,每一項投資都必須評估其機會成本,就像置產時,應先衡量其上揚潛力與下挫風險。
機會成本指的是選擇一種方案而放棄另一方案的收益。
雷耶斯把理財意識歸納為四大方面:
E-education(教育)
他指出,13%宣告破產的新加坡年齡低過29歲,說明了風險管理的重要性,也意味財務教育的缺乏,所以,從今天起,應學習如何使用賺來的每一分錢。
P-perception(觀念)
很多人自認自己的財務知識足夠,同時以為任何不懂的東西,只要請教專家就好,結果是,絕大部份人投資在他們其實不太瞭解的產品,這如同把股市視為賭場。
I-Information Internet(網路知識)
任何不懂的投資都將“傷害”自己,所以,沒有任何拒絕瞭解的理由,更重要的是,每一個新聞都會影響市場走勢,投資者應及時更進,而最即時的網路知識或能助你一臂之力。
C-Capital(資本)
“投資需要錢,我們又花了多少時間來檢視投資資本?”他反問,因此,投資要與通膨“賽跑”,若光把錢放在定存,多年後的價值肯定“慘不忍睹”。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精心篩選一顆耐病耐旱的種子,到學習農夫應有的“守”與“等”,看來,小散戶今天不僅要高舉價值投資理念,不能動搖,還要尊重客觀規律、把握循環規律,才能种好田、炒好股。
If you like my blog, please subscribe to the full feed RSS or subscribe by Email to receive all latest investment and financial planning updates.
Labels:
投资
Friday, December 31, 2010
分享锦集:种植股评估四部曲
Dec 24th, 2010 | By 冷眼 | Category: 分享锦集
从一些上市公司,如吉隆甲洞、联合马六甲,具有超过一百年的历史可以印证,种植业是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企业,因为种植公司所拥有的最重要资产——土地,价值有升无降,是保值的最佳资产。尽管原产品价格波动激烈,但棕油以其低廉的生产成本及多种用途,具有最强的竞争能力。
四十年来,棕油在食油市场所占的份额,由5%到目前的超过40%,证明其优越性。在世界人口日增,各国日益富庶(食油消耗量与国民生产总值同步增长)及用途日广的趋势下,棕油前景亮丽。
买种植股实在是最稳健的投资,只可惜大部分散户都不熟悉油棕业,没有评估种植股的能力,错过了低廉买进种植股的良机。
现在我以嘉隆发展(TDM Berhad)为例,跟大家分享种植股的评估心得,大家可以通过同样的方式,评估其他种植股的价值。
必须特别指出,这是我从商业投资的角度研发出来的评估法,以此四部曲评估,种植股只可以对其价值,得出一个初步的轮廓,如果要知道种植公司的准确价值,恐怕就要雇用估值师,加以详尽评估,才能得知。
在着手评估之前,我们应对有关公司有基本的认识。让我们就以嘉隆发展作个示范吧:
历史:嘉隆发展已有45年的历史。
园丘地点:在登嘉楼州。
主要股东:该公司为登嘉楼州政府的投资臂膀,州政府和州发展机构分别拥有此公司53%和14.9%股权。
园丘面积:
(A)该公司拥有的油棕园:2万6162公顷(6万4649英亩)。
(B)该公司代为管理的油棕园:3万2897公顷(8万1292英亩)。
(C)其他土地:6734公顷(1万6640英亩)。
业务:
⑴ 油棕园。
⑵医疗服务:拥有3间小型医院。
⑶食品业:养鸡。
油棕园是主要的盈利来源,其次是医疗服务业。
资本:实收资本:2亿2135万令吉,分为每股面值的股票2亿2135万股。
资料来源:2009年年报及到今年9月30日的本财务年第三季季报。
评估四部曲:一、每英亩买价
购买嘉隆发展的股票就是购买该公司的股份。购买股份之前,我们必须了解,我们以目前每股2.70令吉的市价买进该公司的股票,是等于以多少钱买进1英亩的油棕园。
该公司资本为2亿2135万令吉,以2.70令吉的股价计算,市价总值约为6亿令吉。
假如你以6亿令吉买完该公司的所有股票的话,该公司的6万4649英亩油棕园就是属于你的。
该公司在今年9月30日时,拥有约1亿2000万令吉的现金(已扣除负债),假如你以6亿令吉收购该公司的全部股票,这1亿2000万令吉现金就是你的。
从6亿令吉中减去1亿2000万令吉现金,所得出的4亿8000万令吉,就是购买该公司6万4649英亩油棕园的价格,故每英亩买价为7424令吉。
所以,你以每股2令吉70仙的价格购买嘉隆发展的股票,就等于以每亩7424令吉购买该公司的油棕园。
拥有医院和养鸡场
该公司还拥有医院和养鸡场,我们没有将这些资产计算在内,是因为这些资产数目不大,同时我们也无法知道他们的现有价值。
该公司也替登嘉楼州政府管理3万2897公顷(8万1292英亩)油棕园,我无法找出管理的条件及该公司从这方面取得多少利益,所以也无法计算其价值。
每英亩7424令吉,只是个粗浅,而不是精确的估值。
二、每股净有形资产价值
该公司在今年9月30日时,每股净有形资产价值为3.03令吉。
这是该公司园丘的账面价值,并非市值。
该公司的年报第129至130页,有列出该公司的园丘在账目中的价值。
根据此表的园丘面积和账面价值计算,该公司的园丘在账目中的每英亩价值约为1771令吉。
除非加以全面估值,我们无法得知这些园丘目前每英亩的市价是多少,尤其是该公司的园丘,大部分是属租期地区,多数只剩下60年左右。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每英亩的价值目前必然不止1771令吉。所以,假如该公司重估其园丘的价值的话,每股净有形资产价值肯定超过3.03令吉。
三、赚钱知多少?
公司的业绩纪录是公司赚钱能力的最有力证据。
每股净利是评估赚钱能力的最重要资料。
嘉隆发展五年来的每股净利及派息率见下列图表。
从纪录可以看出该公司在2007年以前,业绩平平,难怪股价长期不振。
2007年以后盈利突飞猛进,原因如下:
⑴产量增加。
2006年每公顷鲜果(FFB)产量仅为15公吨,以后逐年增加,现为约20公吨,符合全国每公顷平均产量。
⑵原棕油价格上升。
2006年时每公吨原棕油仅售1500令吉,2007年涨至2152令吉,2008年为2844令吉,2009年为2237令吉,产量与油价同步上升,盈利大增。
⑶该公司的油棕园大部分在盛产期,5年内无需翻种。
支出减少,盈利相应上升。
5年后每年需翻种5%。
⑷医疗服务组盈利大增。
今年首三季每股净利已达27.48仙。第三季净利为12.82仙,如果第四季能保持第三季的盈利额的话,2010年的全年每股净利将超过40仙。以2.70令吉股价计算,本益比仅6.75倍,只等于大型种植公司20倍本益比的三分之一。
四、成长何处寻?
该公司的成长:
⑴ 该公司已在印尼加里曼丹收购4万公顷(9万8844英亩)农业地,其中2万5000公顷(6万1777英亩)已开始种植,今年将种3000公顷(7413英亩)。预料该公司的种植面积将在未来数年中直线上升。
该公司手头有1亿2000万令吉现金,加上每年丰厚的盈利,有足够的财力发展此新油棕园,无需借贷。
⑵ 继续发展医疗服务组,目前拥有三间中小型医院,将在关丹兴建一间拥有150张病床的新医院。
总结:
⑴以2.70令吉买嘉隆发展,等于以每英亩7424令吉买油棕园。
目前油棕园的售价为2万-3万令吉,视面积、地点及素质而定。
⑵该公司油棕园每英亩的账面价值仅1771令吉,如果重估,每股净有形资产价值必然超过3.03令吉。
⑶以目前每公吨3700令吉的原棕油价格,该公司今年每股净利应可超过40仙,预期本益比仅6.75倍。
⑷印尼的新油棕园和致力发展医疗服务业,将成为该公司的成长区。
⑸该公司董事部宣布每年,最少拨出净利的30%作为股息分发给股东,以该公司的稳固财务基础,预测该公司今后将慷慨派发股息。
If you like my blog, please subscribe to the full feed RSS or subscribe by Email to receive all latest investment and financial planning updates.
Labels:
投资
Wednesday, December 29, 2010
How do you increase the rate of return?
How do you increase the rate of return? I found that this article which wrote by klcau is great enough to illustrate the mental attitude of the young people looking for high rate of return blindly without considering risk and scam.
This is the summarize main point
quoted from kclau.com.
If you like my blog, please subscribe to the full feed RSS or subscribe by Email to receive all latest investment and financial planning updates.
This is the summarize main point
1. Return rate doesn’t matter when you are just starting up
When you are just starting out, make sure you learn along the way. Accumulating a useful sum of capital, getting educated about making deals, and spending time finding those deals are more important then the rate of return. Imagine that you only have one thousand ringgit investment capital. It won’t make a difference if the return rate is 5% or 20%.
2. Higher return doesn’t mean higher risk
You can in fact get high return by staying low risk. The key is leveraging and control.
3. Return is not only in monetary form
Don’t ever laugh at those people who have a lot of fixed deposit in banks. You may say that they are letting their money depreciate because inflation will eat up their return in the long term. But at the time when cash is king (during recession), they are the one who have the largest amount of financial bullets to make a killing. These people are smart enough not to get emotionally involved in the market sentiment.
There are some people invest not only for monetary return. They invest for knowledge, for self development, for better relationship, and also for relaxation of mind. These people invest money by buying books, attending seminar, going oversea for vacation with the whole family. They see this kind of spending as investment too. These intangible returns are hard to be measured by numbers. Nevertheless, those items are considered investment too, even though the return is not in monetary form.
So, exactly how can you increase the rate of return?
Ignore the return rate when you are just starting to accumulate the first significant investment capital. The key is to save hard and learn smart. With enough experience, you will learn to make higher gain without taking higher risk unnecessarily. Finally, you will get the best return not only in financial form, but also self-improvement and balance life.quoted from kclau.com.
If you like my blog, please subscribe to the full feed RSS or subscribe by Email to receive all latest investment and financial planning updates.
Labels:
投资
Monday, December 20, 2010
冷眼分享锦集:怎样投资种植股?
2010/12/18 1:11:57 PM
●冷眼 股市基本面大师 原棕油的每公吨售价,最近突破3600令吉,而且高居不下,业者预测,此高价将持续至明年。
这是原棕油在三年内第二次暴涨。
2008年时,原棕油的每公吨售价在1500令吉上下徘徊,过后节节挺升;到2008年3月3日达到4486令吉的历史性高峰,过后节节败退;2009年时曾一度跌至1500令吉左右,几乎回到了2006年的价格水平,但过后又稳步回升,现在又爬升至3600令吉的水平。
三大因素决定盈利
油棕公司的盈利,今年肯定标青。
油棕业界预测,原棕油目前的价格,将持续至明年,油棕业前景将是亮丽的。
跟其他领域的上市公司相比,种植股的盈利是较容易预测的。
种植公司的盈利,决定于三个因素:
1.决定于原产品的价格,尤其是原棕油的价格。
现有上市种植公司的盈利,超过90%是来自油棕,除了吉隆甲洞、森那美和贸易风种植,还拥有相当大面积的树胶园之外,其他上市公司几乎已是纯粹的油棕公司。
故棕油价格对大部分种植上市公司,有立竿见影的影响。
2.原棕油的生产成本。
假如你有细读上市种植公司的年报的话,你会发现各公司之间,每公吨原棕油的生产成本,差距颇大,由生产成本最低的约600令吉(联合种植)到超过1200令吉。
这个差距,是由园丘地点、品种、地质、管理素质等等因素造成的。
由于所有上市公司的原棕油售价,都决定于棕油行情,大家的售价不会相差太大,故生产成本就对有关公司的盈利有巨大的影响。
3.园丘的产量也是影响种植公司的重要因素。
每公顷(2.4711英亩)成熟油棕园,全国的平均产量约为20公吨鲜棕果(FFB),这是衡量油棕园素质的最常用标准。如果每公顷低于20公吨,就表示产量欠理想;若高于20公吨,则可被接受。
也有极少数油棕园每公顷产量达到30公吨的,但此类油棕园所占的巴仙率,恐怕不到1%。
当你阅读种植公司的年报的时候,如果发现你拥有股票的上市公司,每公顷产量超过20公吨,你就可以放心投资下去。
产量树龄息息相关
但必须注意,油棕园的鲜果产量与树龄息息相关。
油棕种下后第三年开始结果,但产量有限,油棕园还是无利可图,要到第五年才能达到收支平衡。故由买地到种下后的第五年,油棕园都是亏本的。亏本来自维持开支,包括除草、下肥、劳工等开支。
油棕种下后第三年就被列为“成熟”树,实际上还是没钱赚,要到第五年才略有盈利,这还要看原棕油的价格而定。
由第五年到第廿五年,盈利不断,但盛产期是由第七年至第十七年之间的十年,产量最高,如果原棕油价格挺秀的话,园主必然捞得盆满钵满,故园主对7-17最有好感。
由第十八年起,产量已开始走下坡;到第廿三年时已是树老叶黄,产量不多,到了要翻种的树龄。
但是,如果原棕油价格奇高,像目前这样的话,园主也会拖延翻种,尽量利用其剩余价值,到第廿五年才翻种。
所以,也不要一看到每公顷产量不到20公吨就马上妄下判断,认为有关公司的油棕园素质欠佳。
因为从第三年成熟到第七年进入盛产期,这期间的产量通常无法达到全国的产量标准20公吨,如果初成熟的面积相当大的话,则可能拉低总产量,无法达到全国的平均数,这种情形,将跟着“初成熟”的园丘逐步走向盛产期,总产量将逐步提高至超过全国平均产量。
平均产量须胜全国
举一个例子,假如你阅读嘉利丹的2009年年报的话,你会发现该公司的36,000英亩油棕园,每公顷的平均产量仅19.28公吨,比全国的平均产量略低。
但是,细读统计数字,你会发现该公司的园丘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约1万5000多英亩,位于山打根区,油棕都在盛产期,每公顷产量去年为22.25公吨,前年为23.96公吨,均高于全国平均产量。
但在斗湖的1万英亩,平均每公顷产量仅为15.75公吨。
优秀等级
虽然比前年的12.40公吨为高,但仍未达到全国20公吨的平均产量,原来斗湖区的这1万英亩,大部分未进入盛产期,产量仍在逐年增加中,一旦这1万英亩进入盛产期,嘉利丹的总产量平均每公顷必定超过全国平均产量,因为该公司的油棕园,属优秀等级。
上班族分享回酬
一般上班族都有一种错误的想法,认为油棕园是大资本家的“禁脔”,只有财力雄厚的种植家才有资格投资油棕种植业,身为受薪阶级之一员,他们不可能染指此行业。
就因为这个错误的想法,使许多上班族失去了参与油棕业的机会。实际上,上班族不必放弃他们的职业,却可以参与投资油棕园,分享油棕业的丰厚回酬。
购买上市种植公司的股票,就是购买上市种植公司的股份。
购买上市种植公司的股份,就是跟数以千计的其他投资者,合股种植油棕,成为名副其实的油棕园主。
大家都知道丹斯里李深静是我国杰出的华人种植家。
实际上,他并没有直接拥有油棕园,他所拥有的,是IOI的股票,他在IOI拥有控制性股权;IOI拥有超过40万英亩油棕园,就是他控制40多万亩油棕园,从而成为种植业巨子。
你也可以像他这样,购买IOI的股票,而拥有IOI部份的园丘,分享IOI的盈利。谁说你这名上班族没有机会参与油棕业?
最佳保值资产
买种植公司的股份(股票只不过是股份的证明书而已),就是买油棕园,买油棕园就是买土地。土地价值,长期来说,有升无降,是最佳的保值资产。
所以,种植股是最稳健的投资,种植公司的盈利,可能会跟着原棕油价格而波动,但种植公司的资产价值,却有增无减。
油棕园的面积,通常是以公顷(hestare)计算,每公顷等于2.4711英亩(acre),每英亩可以栽种53至55棵油棕树。
油棕园的土地,不能种满油棕树,必须保留约10至15%作为道路、沟渠、建榨油厂、劳工宿舍等用途,种植面积(planted area)只能占85至90%。
一个油棕园的面积,约要25,000英亩,才能支持一间中型榨油厂,符合经济规模。小园主没有能力设厂,就把棕果卖给榨油厂。在小园主多的地区,也有独立榨油厂的设立,专收集小园主的棕果榨为原棕油出售。
油棕园的价格,视地点而定,目前每英亩的价格,介于2万至3万令吉之间,交易稀少,故奇货可居,常有行无市。
如果你勤于做功课,深读年报及研究论文的话,你会发现,即使在目前的股价,仍可以找到价格合理的种植股。
大型上市种植公司,交投活跃,是投资机构的宠儿。
目前的股价,已充分反映其价值,反而是部分中、小型种植公司,价值仍被低估。有意投资种植股的股友,不防注意捷博、远东控股、格林尼、嘉利丹、嘉隆发展及贸易风种植。
If you like my blog, please subscribe to the full feed RSS or subscribe by Email to receive all latest investment and financial planning updates.
●冷眼 股市基本面大师 原棕油的每公吨售价,最近突破3600令吉,而且高居不下,业者预测,此高价将持续至明年。
这是原棕油在三年内第二次暴涨。
2008年时,原棕油的每公吨售价在1500令吉上下徘徊,过后节节挺升;到2008年3月3日达到4486令吉的历史性高峰,过后节节败退;2009年时曾一度跌至1500令吉左右,几乎回到了2006年的价格水平,但过后又稳步回升,现在又爬升至3600令吉的水平。
三大因素决定盈利
油棕公司的盈利,今年肯定标青。
油棕业界预测,原棕油目前的价格,将持续至明年,油棕业前景将是亮丽的。
跟其他领域的上市公司相比,种植股的盈利是较容易预测的。
种植公司的盈利,决定于三个因素:
1.决定于原产品的价格,尤其是原棕油的价格。
现有上市种植公司的盈利,超过90%是来自油棕,除了吉隆甲洞、森那美和贸易风种植,还拥有相当大面积的树胶园之外,其他上市公司几乎已是纯粹的油棕公司。
故棕油价格对大部分种植上市公司,有立竿见影的影响。
2.原棕油的生产成本。
假如你有细读上市种植公司的年报的话,你会发现各公司之间,每公吨原棕油的生产成本,差距颇大,由生产成本最低的约600令吉(联合种植)到超过1200令吉。
这个差距,是由园丘地点、品种、地质、管理素质等等因素造成的。
由于所有上市公司的原棕油售价,都决定于棕油行情,大家的售价不会相差太大,故生产成本就对有关公司的盈利有巨大的影响。
3.园丘的产量也是影响种植公司的重要因素。
每公顷(2.4711英亩)成熟油棕园,全国的平均产量约为20公吨鲜棕果(FFB),这是衡量油棕园素质的最常用标准。如果每公顷低于20公吨,就表示产量欠理想;若高于20公吨,则可被接受。
也有极少数油棕园每公顷产量达到30公吨的,但此类油棕园所占的巴仙率,恐怕不到1%。
当你阅读种植公司的年报的时候,如果发现你拥有股票的上市公司,每公顷产量超过20公吨,你就可以放心投资下去。
产量树龄息息相关
但必须注意,油棕园的鲜果产量与树龄息息相关。
油棕种下后第三年开始结果,但产量有限,油棕园还是无利可图,要到第五年才能达到收支平衡。故由买地到种下后的第五年,油棕园都是亏本的。亏本来自维持开支,包括除草、下肥、劳工等开支。
油棕种下后第三年就被列为“成熟”树,实际上还是没钱赚,要到第五年才略有盈利,这还要看原棕油的价格而定。
由第五年到第廿五年,盈利不断,但盛产期是由第七年至第十七年之间的十年,产量最高,如果原棕油价格挺秀的话,园主必然捞得盆满钵满,故园主对7-17最有好感。
由第十八年起,产量已开始走下坡;到第廿三年时已是树老叶黄,产量不多,到了要翻种的树龄。
但是,如果原棕油价格奇高,像目前这样的话,园主也会拖延翻种,尽量利用其剩余价值,到第廿五年才翻种。
所以,也不要一看到每公顷产量不到20公吨就马上妄下判断,认为有关公司的油棕园素质欠佳。
因为从第三年成熟到第七年进入盛产期,这期间的产量通常无法达到全国的产量标准20公吨,如果初成熟的面积相当大的话,则可能拉低总产量,无法达到全国的平均数,这种情形,将跟着“初成熟”的园丘逐步走向盛产期,总产量将逐步提高至超过全国平均产量。
平均产量须胜全国
举一个例子,假如你阅读嘉利丹的2009年年报的话,你会发现该公司的36,000英亩油棕园,每公顷的平均产量仅19.28公吨,比全国的平均产量略低。
但是,细读统计数字,你会发现该公司的园丘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约1万5000多英亩,位于山打根区,油棕都在盛产期,每公顷产量去年为22.25公吨,前年为23.96公吨,均高于全国平均产量。
但在斗湖的1万英亩,平均每公顷产量仅为15.75公吨。
优秀等级
虽然比前年的12.40公吨为高,但仍未达到全国20公吨的平均产量,原来斗湖区的这1万英亩,大部分未进入盛产期,产量仍在逐年增加中,一旦这1万英亩进入盛产期,嘉利丹的总产量平均每公顷必定超过全国平均产量,因为该公司的油棕园,属优秀等级。
上班族分享回酬
一般上班族都有一种错误的想法,认为油棕园是大资本家的“禁脔”,只有财力雄厚的种植家才有资格投资油棕种植业,身为受薪阶级之一员,他们不可能染指此行业。
就因为这个错误的想法,使许多上班族失去了参与油棕业的机会。实际上,上班族不必放弃他们的职业,却可以参与投资油棕园,分享油棕业的丰厚回酬。
购买上市种植公司的股票,就是购买上市种植公司的股份。
购买上市种植公司的股份,就是跟数以千计的其他投资者,合股种植油棕,成为名副其实的油棕园主。
大家都知道丹斯里李深静是我国杰出的华人种植家。
实际上,他并没有直接拥有油棕园,他所拥有的,是IOI的股票,他在IOI拥有控制性股权;IOI拥有超过40万英亩油棕园,就是他控制40多万亩油棕园,从而成为种植业巨子。
你也可以像他这样,购买IOI的股票,而拥有IOI部份的园丘,分享IOI的盈利。谁说你这名上班族没有机会参与油棕业?
最佳保值资产
买种植公司的股份(股票只不过是股份的证明书而已),就是买油棕园,买油棕园就是买土地。土地价值,长期来说,有升无降,是最佳的保值资产。
所以,种植股是最稳健的投资,种植公司的盈利,可能会跟着原棕油价格而波动,但种植公司的资产价值,却有增无减。
油棕园的面积,通常是以公顷(hestare)计算,每公顷等于2.4711英亩(acre),每英亩可以栽种53至55棵油棕树。
油棕园的土地,不能种满油棕树,必须保留约10至15%作为道路、沟渠、建榨油厂、劳工宿舍等用途,种植面积(planted area)只能占85至90%。
一个油棕园的面积,约要25,000英亩,才能支持一间中型榨油厂,符合经济规模。小园主没有能力设厂,就把棕果卖给榨油厂。在小园主多的地区,也有独立榨油厂的设立,专收集小园主的棕果榨为原棕油出售。
油棕园的价格,视地点而定,目前每英亩的价格,介于2万至3万令吉之间,交易稀少,故奇货可居,常有行无市。
如果你勤于做功课,深读年报及研究论文的话,你会发现,即使在目前的股价,仍可以找到价格合理的种植股。
大型上市种植公司,交投活跃,是投资机构的宠儿。
目前的股价,已充分反映其价值,反而是部分中、小型种植公司,价值仍被低估。有意投资种植股的股友,不防注意捷博、远东控股、格林尼、嘉利丹、嘉隆发展及贸易风种植。
If you like my blog, please subscribe to the full feed RSS or subscribe by Email to receive all latest investment and financial planning updates.
Labels:
投资
Friday, November 5, 2010
复利(二)
复利: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小钱绝对可以变大钱 ,关键在于倍增的速度。“复利”(Compound interest)是最能体现时间就是金钱这一真理的“商品”。 虽然初次投入的钱微不足道,但是随着投资时间的延长,投资回报率就会以几何级数增长。因此,你希望尝到投资复利的甜头,就一定要尽可能地延长投资时间。总而言之,尽可能早地投资,投资的周期尽可能拉长,就能获得较高的收益。
对于投资者可令财富倍增;但若是负债者,复利却是最可怕的敌人,它可让负债负担倍增。如信用卡的和个人贷款的的利率都是非常的高。除非情非得已,否则信用卡的拖欠余额一定要在短时间内全数付清。目前没多年轻人因滥用信用卡挥霍消费,却无能力偿还,而被银行列入黑名单,有者甚至被迫宣布破产。因此,我常常劝告身边的朋友要谨慎,精明地使用信用卡。
Labels:
投资
复利与倍增的威力(一)
复利的概念很简单,也很容易理解。但是,各种投资理念当中,最容易被人看轻的也是复利。
复利是一种计算利息的方法。按照这种方法,利息除了会根据本金计 算外,新得到的利息同样可以生息,因此俗称“利滚利”或“利叠利”。复利计算的特点是,把上期末的本利作为下一期的本金,在计算时每一期本金的数额是不同的。
Labels:
投资
Subscribe to:
Posts (Atom)